一、 赛事背景
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由香港金门建筑有限公司赞助、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主办、清华大学土木建管系研究生会和土木建管系本科生科协承办,面向高校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建设工程与管理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型竞赛。
竞赛自2007年举办第一届以来,每年举办一届,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其中第一、二届主要面向清华大学校内学生。从2009年第三届开始,竞赛开始面向全国各高校征集作品,得到了国内众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成功地扩大成为了全国性的竞赛活动。截止到第七届为止,竞赛共收到了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深圳大学、山东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的200多组作品。内容涉及建设工程技术、管理和法律法规、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经济与房地产等多个方面。竞赛对促进和推动同学们进行探索性学习、创新性研究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同时也在推动和丰富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及创新性研究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前七届竞赛的成功举办,赛事知名度不断扩大、组织经验也不断丰富。根据本赛事筹划之初的定位和规划,并结合前七届竞赛的成功经验,第八届竞赛将进一步扩大作品征集的范围,力争将本竞赛尽快推广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赛事。
二、 赛事目的
本赛事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建设工程与管理相关专业领域的学生能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及院系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宝贵的外部资源,加强国内外建设工程与管理专业领域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便使学生科技活动能够有创新、高水平地稳定开展,并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本赛事鼓励参赛选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包括工程技术、建设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经济法律、人文社科、计算机技术等来解决建设工程与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
三、 竞赛主题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City and Construction
(新兴技术与城市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向着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工程建设BIM模型、楼宇智能空调系统、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等,以及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和检测仪,都使建造更加安全、建筑更加现代、生活更加便捷。
此次竞赛鼓励同学们畅想、设计和实践各种新兴技术在建筑工程和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例如(不限于):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与工程管理
城市和工程的建设及运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数据包括工程资金和预算、销售预估和市场预期趋势、工程质量检测结果、工程进度计划等。通过数据处理和挖掘可为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绿色技术在建筑工程与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工业化建造
●BIM技术
●3D打印技术
●建设自动化
……
四、 组织机构
第八届竞赛的组织机构与第七届基本相同,拟设置指导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竞赛组委会等三个部门。
指导委员会由金门建筑公司的专家及各参赛高校的相关院系老师组成,负责命题选择,参赛同学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方向的把握、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其他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评审委员会由初赛评审委员会、决赛答辩委员会和财务监管委员会组成,负责保证命题质量,评审公正,财务运作透明,以及争议解决。初赛评审委员会由各参赛高校的相关专业老师组成,决赛答辩委员会由学术界和金门建筑公司等工程界的知名专家组成,财务监管委员会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相关教师组成。
组织委员会由清华大学土木建管系研究生会、科协相关同学及其他参赛高校负责同学共同组成,其他各高校设立分组委会,负责竞赛的宣传、联系、协调、赛务、后勤、财务等相关工作。其下设四个部门,分别为信息宣传部、协调联系部、赛务组织部和后勤保障部。信息宣传部负责赛事的宣传和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协调联系部负责联系并协调各分组委会的工作以及联系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赛务组织部负责决赛答辩及颁奖典礼的相关组织、宣传工作;后勤保障部负责为其他部门提供后勤支持。
五、竞赛时间
本次竞赛的时间周期为2015年1月到2015年7月。
校内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3月13日。
六、报名方式
有兴趣的同学请在报名截止日期之前将报名表(见附件)发至对应邮箱。
本科生:邮箱:seutzs2015@163.com
联系人:刘同学17751781262
研究生:邮箱:seutmyjsh@163.com
联系人:冉同学15178702015